經(jīng)常有客戶打電話咨詢,問的最多的是價格,其實不知道客戶家現(xiàn)場情況,我們就無法給您準確估計,不同的現(xiàn)場情況,選擇什么樣的驅(qū)動方式,變化多端,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頂層高度,或都叫沖頂高度這個知識。
電梯頂層高度是由轎廂高度S4加上轎廂頂最高部件與井道頂部最低部件之間的尺寸距離S3組成。
當電梯發(fā)生意外沖頂時,電梯對重裝置完全壓實在緩沖器上,轎廂底平面必定超出電梯頂層層樓平面。超出的尺寸是由對重裝置的撞板與緩沖器頂面之間的距離S1與緩沖器被完全壓縮時
的行程S2之和所組成。此時,電梯頂部所具有的安全空間必需滿足 GB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5.7.1條的規(guī)定即:電梯轎廂頂部 空間尺寸必須同時滿足當對重完全壓在緩沖器上時
a)導軌應提供不小于0.1+0.035 V2(m)的進一步制導行程; b)轎頂可站人的最高面積的水平面與相應井道頂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間的自由垂直距離不小于1.0+0.035 V2(m);
c)井道頂?shù)淖畹筒考c轎頂設備的最高部件之間的間距(不包括導靴、鋼絲繩附件等)不小于0.3+0.035 V2(m),與轎頂部件最高點的間距不小于0.1+0.035 V2(m);
d)轎頂上方應有一個不小于0.5m×0.6m×0.8m的空間。
由于各電梯公司轎廂高度尺寸基本相差無幾,當電梯轎廂高度尺寸一定時,只有滿足以上的安全空間尺寸,方能保證電梯的結構、零部件不受破壞,保證當電梯轎頂有維修作業(yè)人員進行維修作業(yè)時的人身安全。
筆者就當電梯轎廂高度尺寸一定時,影響頂層高度尺寸的主要因素及對電梯井道頂層高度尺寸確認的重要性進行探討。
頂層高度的計算
一、 在對電梯井道設計過程中,影響電梯頂層高度尺寸的原因
1.設計單位在對建筑物設計時,為了滿足建筑物外形設計的整體美觀,忽略對電梯井道、頂層高度等尺寸的設計,當對電梯井道、機房設計時,發(fā)現(xiàn)所設計的電梯井道、頂層高度等尺寸不能滿足電梯安裝的要求,為了不影響對建筑物外觀的設計,盲目將電梯井道內(nèi)最高層站的頂層高度尺寸來進行壓縮設計,以滿足不改變建筑外觀設計的要求。
2.由于各電梯制造企業(yè)對電梯井道、頂層高度等尺寸的要求各不相同,有些設計人員未能仔細審閱電梯制造商提供的電梯土建圖紙的相關尺寸就進行機房和井道設計,或在大樓結構設計時按某品牌電梯的土建圖紙進行設計,而實際訂購了另一個品牌的電梯,造成了所設計的電梯井道、頂層高度等相關尺寸不符合要求。
二、 在安裝過程中影響頂層高度尺寸的原因
1.根據(jù)GB/T10060-93《電梯安裝驗收規(guī)范》4.5.1的規(guī)定,轎廂在兩端站平層位置時,轎廂、對重緩沖器可在150~400mm范圍內(nèi),蓄能型緩沖器(包括線性和非線性)可在200~350mm范圍內(nèi)。其所能調(diào)整的范圍對轎廂頂部間距影響較大。
例如:當電梯井道頂層高度尺寸不變時,電梯為耗能型緩沖器,其壓縮總行程S2為180mm,對重緩沖器頂面到對重撞板之間距離S1為400mm,轎廂在端站平層位置時所測量轎頂可站人的最高面積的水平面與井道頂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間的自由垂直距離為1500mm,此時,對重完全壓在它的緩沖器上時可站人空間高度為920mm。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電梯鋼絲繩的延伸,對重緩沖器頂面到撞板之間距離為150mm時,對重完全壓在它的緩沖器上時可站人空間高度為1170mm。根據(jù)標準GB7588-2003 5.7.1條的要求判定,前者不符合標準要求,后者滿足標準,兩者相差250mm。
2.根據(jù)GB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10.4條的規(guī)定,緩沖器可能的總行程應至少等于相應于115%額定速度的重力制停距離,因此,蓄能型緩沖器(包括線性和非線性)和耗能型緩沖器對其壓縮總行程的尺寸S2,按其額定速度與額定載重量的不同,壓縮總行程的尺寸要求也各有不同。
3. 根據(jù)GB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5.7.1條的規(guī)定,電梯轎廂頂部空間尺寸必須同時滿足當對重完全壓縮在緩沖器時的四個條件,其中前三項的距離計算均與額定速度有關。例如導軌應提供不小于0.1+0.035 V2(m)的進一步制導行程,電梯額定速度V為0.5m/s時,導軌的制導行程為0.10875(m),電梯額定速度V為2.5m/s時,導軌的制導行程為0.31875(m),兩者誤差達0.21(m)。
三、 對電梯井道、頂層高度等尺寸未進行確認,盲目安裝可能埋下的安全事故隱患
1.當電梯井道頂層高度尺寸未進行確認,就盲目安裝電梯,當發(fā)現(xiàn)電梯井道頂層高度尺寸不能滿足GB7588-2003規(guī)定的要求,認為通過減小對重緩沖器頂面到對重撞板之間的距離就能滿足標準要求,孰不知,當對重緩沖器頂面到對重撞板之間距離尺寸不能滿足GB/T10060-93《電梯安裝驗收規(guī)范》4.5.1規(guī)定的要求時,在對改尺寸進行調(diào)整時,原來為了滿足標準而減小的尺寸在頗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無法得到保證。當對重緩沖器頂面到對重撞板之間距離大于原來的尺寸,此時電梯發(fā)生意外沖頂將會對剛好在電梯轎廂頂部進行維修作業(yè)、設備檢查的人員以及轎廂內(nèi)乘客造成傷害,對電梯的結構、零部件造成破壞,引起電梯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2.為了滿足GB7588-2003規(guī)定的要求,盲目換用小壓縮行程的緩沖器來滿足電梯頂部間距。根據(jù)GB7588-2003《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10.4條的規(guī)定,選定好與電梯額定速度相匹配的短行程的緩沖器的形式后,還應對緩沖器形式實驗報告中的總質(zhì)量允許范圍進行驗證,使其是否能滿足電梯安全使用要求。否則,當電梯發(fā)生沖頂時,緩沖器將不能完全吸收對重的動能,人身安全和電梯設備的安全將無法保證。
綜上所述,電梯安裝前首先應對土建設計圖紙進行復核,確認其相關尺寸滿足電梯安裝要求。其次對電梯井道頂層高度等相關尺寸進行詳細復核確認,對施工中遺留的問題以及不符合要求的相關尺寸落
實整改,以避免到安裝時造成困難,給落實整改帶來麻煩。只有通過對電梯井道、頂層高度等尺寸進行確認,以保證當電梯沖頂時,轎廂頂部空間有足夠的安全尺寸,電梯的結構、零部件不受破壞,電梯轎頂如有維修作業(yè)人員進行維修作業(yè)時的人身安全。保證不給電梯使用埋下安全事故隱患。
另外,建議在對對重裝置完全壓在緩沖器上時電梯井道頂部空間相關尺寸的檢驗時,應以各緩沖器類型的最大調(diào)整距離范圍進行計算為宜。即S1:耗能型緩沖器為400mm,蓄能型緩沖器(包括線性和非線性)為350mm,杜絕因安裝、維修保養(yǎng)人員在對對重緩沖器頂面到對重撞板之間距離進行調(diào)整時的疏忽,而給電梯安全埋下事故隱患,以保證當電梯沖頂時,轎廂頂部空間有足夠的安全空間尺寸,電梯的結構、零部件不受破壞,電梯轎頂如有維修作業(yè)人員進行維修作業(yè)時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