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電梯業(yè)從無到有,到今天的與世界同步,取得了飛速的發(fā)展。電梯服務在我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是,我國制造電梯的歷史是從建國后1951年才開始的,隨著建國60多年社會經濟的蓬勃發(fā)展,我國的電梯技術也在迅速發(fā)展。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城市內高層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地拔地而起,建筑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帶動了電梯業(yè)的迅速發(fā)展。
在現代社會和經濟活動中,電梯已經成為城市物質文明的一種標志,特別是在高層建筑中,電梯是不可缺少的垂直運輸設備。電梯的質量的好壞與電梯技術的發(fā)展有著密切關系,而我國電梯技術從底子薄,起點低,在很困難的條件下求生存、求發(fā)展,同時面對國外品牌的壓力,我國電梯在技術方面走過了一段艱辛的道路。目前,隨著其他相關領域技術的發(fā)展,我國在電梯技術方面已與世界同步,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裝電梯市場和最大的電梯生產國。
1. 電梯在中國的發(fā)展歷史
1.1 電梯進入中國
1889年,奧的斯公司在紐約試制成功了第一臺電驅動的蝸輪蝸桿電梯,這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電梯誕生了。從此,它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得到了廣泛應用。
1900年,美國奧的斯電梯公司通過代理商獲得在中國的第1份電梯合同―為上海提供2臺電梯。從此,在世界電梯的歷史上掀開了中國的一頁。1907年,奧的斯公司在上海的匯中飯店安裝了2臺電梯,這兩臺電梯被認為是我國最早使用的電梯。
1900~1949年,我國僅處于對進口電梯的銷售、安裝、維修保養(yǎng)階段,這一階段我國電梯擁有量僅約1?100多臺。
1.2 中國電梯的誕生
建國后,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于1951年冬提出要求:在北京天安門安裝1臺我國自己制造的電梯,任務交給了天津從慶生電機廠(1955年經合并后更名為天津起重設備廠)。4個多月后,不負眾望,第一臺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自己設計制造的電梯誕生了。新中國建立初期,黨和政府克服重重困難,強調發(fā)展科學技術為現實需要和國家建設服務,在電梯行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這個電梯廠是由朱慶垣、趙連陞、齊從周三人聯(lián)合創(chuàng)辦,廠名是從三人名字中各取一字
1.3 中國電梯的獨立自主,艱苦研制
從1950~1979年,此期間是我國獨立自主,艱苦研制的生產階段。1959年9月,我國第一批(4臺)自行設計和制造的自動扶梯由上海電梯廠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同完成,安裝在鐵路北京站。這一階段我國電梯生產廠商發(fā)展到10家,共生產、安裝電梯約1萬臺。
1.4 中國電梯與世界接軌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從1980年中國迅達正式開業(yè)起,天津OTIS、上海三菱、蘇州迅達、廣州日立、沈陽東芝、廣東蒂森、華升富士達、西子OTIS、廣州OTIS、上海崇友、永大、昆山通力等相繼成立,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最有影響的著名電梯公司幾乎全部在中國建立了合資或獨資企業(yè),先進的零部件合資企業(yè)如蘇州貝林格、蘇州西爾康等也陸續(xù)建成,他們極大地推動了電梯行業(yè)的技術進步,中國的電梯市場可謂是世界電梯市場的縮影,中國電梯業(yè)水平已同步于世界水平。
改革開放的政策不但是國家的大政方針,也是行業(yè)興旺的必由之路。中國電梯有如此迅速的發(fā)展,對外開放、合資引進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此階段在我國已經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yè)已經超過400家,電梯的生產能力躍居世界第一,共生產、安裝電梯約40萬臺,目前,我國已真正成為國際第一大電梯產銷國。
2. 電梯電力拖動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過程
電梯性能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拖動系統(tǒng)性能的優(yōu)劣。所以它的技術是電梯系統(tǒng)的核心技術。電梯拖動系統(tǒng)也就是電梯的驅動系統(tǒng),它用來完成電梯轎廂的啟動、加速、減速、平層等任務的。但是自然科學領域的任何一門專的發(fā)展都有其曲折的、不平凡的發(fā)展歷程。而且往往是發(fā)展到某一定階段會遇到某個瓶頸,致使其相對落后于其他形式的技術措施??墒牵S著其他相關領域技術的發(fā)展,例如:電子技術、新型材料技術的發(fā)展給原本相對落后的電梯技術又注入了新鮮活力,使其重獲飛速發(fā)展的推動力。電梯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也不例外,到目前為止我國電梯的拖動系統(tǒng)主要經歷以下幾種。
2.1 直流調速拖動系統(tǒng)
直流調速拖動系統(tǒng)具有調速范圍寬,可連續(xù)平穩(wěn)調速,控制方便、靈活、快捷、準確等優(yōu)點,但直流電梯拖動系統(tǒng)體積大、結構復雜、價格昂貴、維護困難和能耗大等缺點,目前只在一些對調速性能要求極高的特殊場合使用。在我國電梯技術起步較晚,早期的直流調速拖動方式僅限于泊來使用。
2.2 變極調速拖動系統(tǒng)
由電機學原理可知,三相異步電動機轉速與定子繞組的磁極對數、電動機的轉差率及電源頻率有關,只要調節(jié)定子繞組的磁極對數就可以改變電動機的轉速。早期電梯常采用單速、雙速交流電動機拖動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采用開環(huán)方式控制,線路簡單,價格較低等優(yōu)點。
1951年,第1臺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自己設計制造的電梯誕生了,該電梯載重量為1000 kg,速度為0.70m/s,電機拖動方式為交流單速拖動。1953年,上海華愷記電梯水電鐵工廠制造了由雙速感應電動機驅動的自動平層電梯。我國上海電梯廠于1956年底,試制成功自動平層、自動開門的交流雙速信號控制電梯。
但變極調速拖動系統(tǒng)的缺點是磁極只能成倍變化,其轉速也成倍變化,級差特別大,運行平穩(wěn)性差、舒適感就較差,所以現在一般被用于載貨電梯上。
2.3 直流發(fā)電機-電動機組拖動系統(tǒng)
直流電動機具有調速性能好,調速范圍大的特點,因此,很早就應用于電梯,采用發(fā)電機-電動機組形式驅動,調速性能好、它控制的電梯速度達4m/s。
1960年5月,公私合營上海電梯廠試制成功采用信號控制的直流發(fā)電機組供電的直流電梯。
但是,直流發(fā)電機-電動機組拖動系統(tǒng)機組結構體積大,耗電大,維護工作量較大,造價高,因此,常用于對速度,舒適感要求較高的建筑物中。
2.4 變壓調速拖動系統(tǒng)
交流異步電動機轉速與定子所加電壓成正比,改變定子電壓可實現變壓調速。常用并聯(lián)晶閘管或雙向晶閘管組成變壓電路,通過改變晶閘管的導通角來改變輸出電壓的有效值,從而改變轉速。變壓調速具有效率較高、電梯運行平穩(wěn)、舒適感較好、平層準確度高,而造價卻比直流電梯低,結構簡單,易于維護,這種拖動系統(tǒng)控制的電梯能在中低速范圍內大量取代直流調速和交流雙速電梯。
1985年,北京電梯廠生產了中國第1臺微機控制的交流調速電梯,載重量1000kg,速度1.60 m/s,安裝在北京圖書館。
但該系統(tǒng)在電壓較低時,最大轉矩銳減,低速運行可靠性差,且電壓又不能高于額定電壓,這就限制了調速范圍;此外,供電電源含有高次諧波,加大了電動機的損耗和電磁噪音,降低了功率因數。
2.5 VVVF變頻變壓調速拖動系統(tǒng)
隨著電力傳動技術及其控制理論的發(fā)展,微電子技術在電力拖動技術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維修方便的交流籠式感應電動機在電力拖動系統(tǒng)中又重新發(fā)揮它的最大效用。變頻變壓技術應用到了電機調速控制中,使用交流電動機變壓變頻調速拖動系統(tǒng)的電梯(簡稱VVVF電梯)也越來越廣泛。這種電梯拖動方式上是:交流異步電動機轉速與電源頻率成比,連續(xù)均勻地改變電動機供電的電源頻率來調節(jié)電動機的轉速,但同時也改變了電動機的最大轉矩,電梯為恒轉矩負載為了實現恒定轉矩調速,獲得最佳的電梯舒適感,變頻調速時必須同時按比例改變電動機電源電壓即實現了變壓變頻(VVVF)調速。雖然它采用的是交流電動機驅動,但是它可以達到直流電動機的調速水平,目前控制速度已達6 m/s。這種電梯具有平穩(wěn)性好、平層準確度高及結構簡單,維護保養(yǎng)方便等優(yōu)點,深受用戶的喜愛,尤其是利用PLC控制交流變頻調速電梯具有接線簡單、編程直觀、擴展容易、可靠性高等特點,且電梯運行平穩(wěn),舒適感好,節(jié)省能源等優(yōu)點,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電梯拖動系統(tǒng)。
1988年12月,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引進技術生產了中國第1臺變壓變頻控制電梯,載重量700 kg,速度為1.75 m/s,安裝在上海市靜安賓館。
自1979年至今的30年間,我國電梯電力拖動系統(tǒng)隨著電梯技術的發(fā)展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老式的直流電梯已被淘汰,交流雙速梯、交流變壓調速電梯逐漸被VVVF交流變壓變頻調速電梯所取代。
3 電梯的群控系統(tǒng)
隨著高層建筑的發(fā)展,樓宇智能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電梯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垂直交通運輸工具,人們對它的服務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單臺電梯往往不能滿足建筑物內的交通需求,為了縮短人們的候梯時間,減少能量損耗,需要合理安裝多臺電梯,而這種多臺電梯的優(yōu)化調度系統(tǒng),就是電梯群控系統(tǒng)(Elevator Group Control System,EGCS)。
由于電梯群控系統(tǒng)的不確定性、隨機性和非線性,控制目標的多樣性,以及乘客候梯時間的長短、廳層客流量的大小、電梯響應召喚的快慢等,這些沒有明確數量界限概念的模糊性,都使電梯控制系統(tǒng)變得十分龐大,調度算法日趨復雜,僅僅通過傳統(tǒng)的控制方法難以提高控制系統(tǒng)的性能。
人工智能控制技術的發(fā)展,使人們可以采用專家系統(tǒng)、模糊控制技術、神經網絡技術、遺傳算法、模糊神經網絡等方法研究電梯群控系統(tǒng)的動態(tài)特性,以達到提高電梯群控系統(tǒng)運行效率的目的。實踐表明利用專家系統(tǒng)、模糊控制技術和模糊神經網絡來減少系統(tǒng)的響應時間、服務時間和等待時間;用遺傳算法來滿足個性化需求。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將這幾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并采用先進的、使用簡便的數據采集和通信手段與設備,使得電梯群控系統(tǒng)的運行更富有效率、更節(jié)省能源。